第八章 19世纪文学(三)易卜生和马克.吐温

第四节 易卜生

1识记:易卜生的主要作品。

 “现代戏剧之父”

哲理诗剧《布朗德》、《培尔金特》开始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培尔.金特》的同名主人公概括了当时挪威小资产阶级的特点。

侨居德国,《青年同盟》是易卜生以散文体创作社会问题剧的开始。“社会问题剧”:《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和《人民公敌》。

《社会支柱》暴露了商人博尼克所代表的整个上流社会人士的本质。

《人民公敌》成为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登峰造极之作。

《群鬼》提出妇女解放的问题。

2理解:

2.1社会问题剧

社会问题剧是易卜生创立的以资本主义社会中重大社会问题为主题,并在结尾没有直接结论,没有任何暗示的剧本。

这种剧作有两种表现手法:

(1)追溯法。如《玩偶之家》中一开始就有矛盾,柯洛克斯泰利用借据要挟娜拉为他保住在银行的职位,而且这个矛盾已经发展了很长的时间。作者通过追溯的办法把矛盾的原因,即娜拉用假签名向柯洛克斯泰借钱的事交代出来。追溯法使剧本结构集中、紧凑。

(2)讨论法。如《玩偶之家》中随着剧情的发展,提出许多问题:娜拉为救丈夫,不打扰病危的父亲而冒名借钱对不对?丈夫把妻子当玩偶,这种夫妻关系对不对?妻子要求人格独立对不对?海尔茂维护公认的传统道德和法律对不对?这些问题大大增加了作品的思想深度。

2.2海尔茂形象。

海尔茂是作为男权社会的典型人物出现的。从男权社会的评价标准来看,他是一位优秀的男人,是个好丈夫、好父亲。但是,当生活出现困难、遇到重大考验时,他的自私、卑劣的品性便暴露无遗。他不耐烦林丹太太的打扰;对已经病入膏肓的至交好友软克医生没有丝毫的怜悯;妻子的所作所为对他的名誉、地位、利益构成威胁时,他就翻脸无情,根本不顾及妻子为他做出的牺牲。从本质而论,他既是男权既得利益的维护者,也是这种虚伪自私观念的体现者

3应用:

3.1《玩偶之家》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

思想意义:

剧本通过对一个普通的资产阶级家庭夫妻关系的剖析,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的伦理观念的虚伪,提出了妇女的地位和妇女解放的问题。

艺术成就:

(1)剧作避免选择重大题材,而是注意从日常生活人手,选择最贴近人们感觉的夫妻关系、家庭事务中出现的问题,作为表现主题的切入口。

(2)在戏剧情节结构方面,作家运用了“追溯法”。剧中人在谈话过程中随时交代戏剧前情。

(3)作家创造性地将“讨论”引进戏剧。所谓“讨论”是所以有争论性的问题作为构思剧情的中心,剧情的发展就是“讨论”展开的过程。“讨论”不仅推动剧情发展,也使人物性格得到充分的展开。

(4)善于使用伏笔。剧作发展过程中的许多情节都不只是对前情的延续,更是对以后剧情的铺垫。林丹太太初见柯洛克斯泰时神情惊慌,为后文交代二人的特殊关系埋下伏笔,也暗示观众二人之间“有故事”。这种技巧使戏剧高潮迭起,具有很强的戏剧效果。

3.2娜拉形象分析。

挪威作家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中的主人公娜拉,是资本主义生活中具有叛逆精神的女性形象。

(1)剧中的主人公娜拉本是一个善良、天真、纯洁而多情的少妇。但戏剧里不是表现娜拉的贤妻良母形象而是着力表现娜拉的精神觉醒即精神反叛。

 (2)娜拉的精神觉醒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第一阶段:丈夫生病,她为救丈夫,伪造父亲签字向河洛克斯泰借钱。柯洛克斯泰以娜拉“冒名借债”之事要挟娜拉的丈夫海尔茂不要辞退他。这使娜拉的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击,她平静的心起了波澜。

第二阶段:由烦乱到幻想。她准备自己承担责任,牺牲自己,来保全丈夫的名誉。同时她天真地认为,到时候丈夫会来“挑起那副担子”。娜拉的幻想,表现出她的单纯和对丈夫的深情。

第三阶段:当海尔茂看到柯洛克斯泰的揭发信时,对她破口大骂。娜拉的幻想完全破灭了。她完全醒悟过来,往日的欢乐都是假的,自己不过是丈夫的“玩偶”,她看穿了丈夫的伪善和自己的处境,她的心又平静了,于是毅然出走。

 

第五节 马克.吐温

1识记:主要作品

第一篇幽默故事《卡列瓦拉县驰名的跳蛙》。

《竞选州长》讽刺美国“民主”竞选的欺骗性和丑恶。

《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写出了非白人世界的人们对美国梦想的破灭。

与小说家华纳合作,写出了第一部长篇小说《镀金时代》。

儿童冒险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

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表现对种族歧视的批判主题;《傻瓜威尔逊》。

《王子与贫儿》和《在亚瑟王朝廷里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讽刺封建专制和教会罪恶。

《败坏了赫德堡的人》揭示金钱的罪恶。

2理解:《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主题思想。

(1)追求自由;(2)反对种族歧视;(3)反映美国现实,揭露和批判美国资本迅速发展下的精神道德的堕落。

3.应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人物形象

(1)哈克是美国“文明社会”的叛逆者。哈克厌恶陆地及其“文明”,渴望离开这块文明的土地,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哈克在帮助吉姆获得自由的痛苦斗争中,叛逆性格进一步成长起来。

 (2)吉姆是小说中另一位重要的人物形象。作家在他身上突出了不屈不挠地追求自由的精神,他善良、诚实、忠于友谊。但同时,作家也没有回避吉姆的无知和迷信等弱点。

艺术特色: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现实主义艺术的高峰,集中反映了马克.吐温的创作特点。

(1)作品出色地刻画儿童的心理,以孩子稚拙却真实的眼光观察世界,形成了夸张变形而又不失真实的现实景象,以孩子天真无邪、毫无遮掩的口吻来叙述,达到了意想不到的幽默讽刺效果。小说以哈克贝利的口吻讲故事,使作品亲切感人,真实生动。

(2)作者将大量的似乎不登大雅之堂的方言口语写进作品,创造了一种迥异于欧洲优雅文学的语体风格。马克.吐温将黑人沙哑的拖腔,农场妇女浓重的鼻音,村里吹牛家的刺耳的咝咝声带进了文学之中,使作品语言真实明快,流畅轻松,艾略特称马克吐温“更新了自己的语言,‘纯洁了本民族的方言’”。


评论
热度(4)

© 自考复习君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