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20世纪文学(一) 高尔基、肖洛霍夫

第二节 高尔基1868-1936

1.识记:主要作品

(1)前期创作: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风格并存。浪漫主义短篇小说主要有《马卡尔.楚德拉》《少女与死神》《鹰之歌》等。《伊则吉尔老婆子》是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作品的典范。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如《切尔卡什》。

通90年代末,他的创作从短篇小说转向广泛概括社会生活的大型作品,如长篇小说《福马. 高尔捷耶夫》。20世纪初的主要作品有散文诗《海燕》,剧本《小市民》、《在底层》、《敌人》,长篇小说《母亲》。

(2)中期创作:中篇小说《忏悔》和《夏天》,体现了高尔基对俄罗斯的前途和出路的独立思考与探索。高尔基还写了一组揭露俄国小市民习气的作品,即中篇小说《奥古洛夫镇》和长篇小说《马特维.科热米亚金的一生》这期间他的重要作品还有《意大利童话》《罗斯游记》,自传体三部曲之前两部《童年》、《在人间》。

(3)后期创作:他这一时期的主要创作有《我的大学》(自传体三部曲之三)、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和《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俄罗斯精神生活的编年史” ),还有一组剧本如《耶戈尔.布雷乔夫和别的人》,以及特写、政论集等。

2.理解:高尔基早期创作特色。

高尔基的早期作品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风格并存。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一系列色彩鲜明、富于传奇风格的浪漫主义短篇小说,热情赞颂自由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这些作品艺术手法多种多样:在尖锐的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性格,着重展示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经常用象征和讽刺的手法;语言明快艳丽,常用韵文以增强节奏感。

3.应用:《母亲》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思想内容:

小说共分两部。 第一部重点写巴威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和革命实践中逐步成长的过程。第二部通过母亲尼洛夫娜的精神觉醒,描写人民群众在革命运动中所显示的巨大力量。作品以1905 年俄国革命中的工人运动为背景,集中描绘了攻读禁书、“沼地戈比”事件、“五一”游行、法庭斗争、车站被捕等中心情节。

人物形象:

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中的尼洛夫娜是由一个旧式的家庭妇女,经过革命洗礼转变为坚定的革命者的典型形象。

(1)她是钳工的妻子,身受政权、夫权和神权的三重压迫。无权的地位使她整天沉默不语,提心吊胆,因此显得悲哀和柔顺。

(2)革命者常在她家里聚会,她从恐惧变为习惯,并认为革命事业是对的。出于母爱,她主动承担了送传单的任务,迈出了进行革命的第一步。“五一”游行儿子被捕之后,她到城里与革命者交往,受到更多的熏陶,她已经从爱儿子扩展到爱同志,送传单对于她来说已是工作的需要了。

(3)直到最后被捕,她彻底完成了从胆小怕事、逆来顺受的家庭妇女到自觉工作、坚定无畏的革命工作者的转变。母亲的转变是广大人民群众革命意识觉醒的具体体现,显示了革命理论和运动在教育人改造人方面的巨大威力。

作品塑造了一个新的人物形象巴威尔,这是一个从普通工人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典型。他的性格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他本来走的也是父辈的道路,但革命改变了他。他刻苦学习革命理论,并关心母亲和同志。

(2)“五一”游行中他举着红旗走在最前头,表明他大无畏的精神和政治上的坚定与成熟。

(3)法庭斗争使这个人物显示出了他的全部光辉,他的演说义正词严,是向专制制度宣战的檄文。他是无产阶级文学中第一个用革命理论武装起来的工人革命家形象。

文学史地位:

(1)在形象塑造上,《母亲》在世界文学史上首次塑造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展示了俄国工人运动的整个历史进程。

(2)在创作手法上,《母亲》既如实地反映了当时无产阶级的斗争,又充满革命的激情、英雄主义精神和理想主义光辉,是一部以现实主义为主而又结合浪漫主义的作品。

(3)在艺术构思上,显示出传统与创新密切结合。运用《复活》的结构模式,表现人物的心灵成长历程及人际关系的变化,着眼于人生价值观的展示。

综上所述,《母亲》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时代,不愧为划时代的光辉著作。

第三节 肖洛霍夫1905-1984

1.识记:主要作品

1924年处女作《胎记》。1926 年短篇集《顿河故事》和《浅蓝色的原野》两个集子出版。宏伟悲剧史诗《静静的顿河》。

1930年,肖洛霍夫写出了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这部作品不是农业集体化的颂歌,而是在革命的话语掩盖下对集体化这一人间悲剧的抒写和批判。1960年发表的第二部,更是着重从人道主义精神审视这场悲剧。

1942年,肖洛霍夫为纪念卫国战争一周年。发表了短篇小说《仇恨的科学》。

1956年和1957年之交,肖洛雀夫发表了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小说讲述一个普通战士安德烈.索科洛夫的故事。

2.理解:《一个人的遭遇》在苏联战争文学史上的地位。

小说讲述一个普通战士安德烈.索科洛夫的故事。他在卫国战争中经受了集中营生活的考验和亲人相继死亡的痛苦,在非人的环境里他保持了一个战士的高尚品质。战后,他收养了一个孤儿,两个人相依为命,继续生活下去。这篇小说是对苏联战士不可摧毁的坚毅精神的讴歌,但已不同于从前的玫瑰色的英雄主义,而是关于战争苦难的倾诉,是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对于战争、对于既往历史的深人思考。此小说为处理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开辟了新道路。

3.应用:

3.1葛利高里形象和悲剧意义。

(1)葛利高里有哥萨克人崇尚自由、粗狂善战的特点,但又因袭哥萨克落后的传统和道德偏见,把争取哥萨克人的生存权和自治权看得高于一切,于是在冰炭不容的敌对阵营之间动摇徘徊,在白军与红军中三进两出,竭力寻找条超越革命与反革命的“哥萨克中间道路”。然而,哥萨克中农是没有独立的政治路线的。葛利高里顽固坚持“第三条道路”的结果,只能是越来越背离人民,最后以自己的彻底毁灭而告终。

(2)葛利高里悲剧的实质,是在阶级搏斗尖锐化的革命年代,企图追求和探索实际上不存在的“第三条道路”的“理想”遭到彻底破灭的悲剧;是在艰难困苦的动荡时期,既要顽强地表现自己,又找不到自身真正地位和道路的人的悲剧。

3.2《静静的顿河》的艺术成就。(与人大教材综合论述)

(1)作品具有史诗性。作家的笔触伸向了广阔的空间,将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与丰富深邃的人物命运水乳交融。全书结构庞大复杂,但大而严谨,杂而不乱。

(2)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极其成功。葛利高里的形象塑造得极为鲜明,作家明确表示要通过展示这个形象的“心灵的运动"来体现“人的魅力”。正面英雄人物写得个性突出,哥萨克女性各具特色。

(3) 小说中历史真人与虚构形象交融结合,辉映相衬。对历史人物,写得简捷明畅,大刀阔斧;对虚构人物,尤其是男女主人公,着墨细腻,色彩浓烈。

(4) 作品语言丰富生动。独特的幽默风趣的哥萨克口语的运用和大量民歌民谣的引用,使小说独具风味;奇异的顿河大草原壮丽风光的描绘,洋溢着浓郁的抒情气氛。

总之,《静静的顿河》在艺术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评论
热度(6)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自考复习君 | Powered by LOFTER